济源在线

搜索
查看: 1447|回复: 0

玉川旧事 当年逢石诸村:户户种蓼蓝 村村开染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1-1-25 10:49
  • 签到天数: 15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自成一派

    5978

    主题

    6310

    帖子

    1万

    贡献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5420

    活跃会员垃圾信息清理员创始人管理团队

    发表于 2015-4-17 17: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据记者了解,我市西部山区的逢石河流域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就形成了一个以蓼蓝为主的种植业区域。这个区域包括下冶乡的逢北及原逢南、薛庄、黄庄、峡北头、虎尾河、上河及王屋乡的竹泉等村,种植面积大约在200公顷至300公顷之间。

    蓼蓝,俗称蓝,麦收后种植,处暑与白露之间按不同品种收获。蓼蓝收获后经加工可制成染料——靛青。靛青是我国古代为纺织品着色的主要原料。我国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种植蓼蓝并使用靛青为纺织品着色,记者没有考究过,但从《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句分析,起码从战国时代就开始种植了。而我市的逢石河流域自何时种植,也不得而知,但当年种植蓼蓝的规模、收获季节的繁忙景象,一些年长者至今还历历在目。

    虎尾河村今年已82岁高龄的连世玉老人告诉记者,由于逢石河流域独特的自然条件,这里生产的靛青品质好,不仅能染棉布,还能染丝绸,所以就成了最受商家青睐的商品。每到收获季节,山东的、山西的客商纷至沓来。从旧中国到解放初期,每生产1市斤靛青可换5升到一斗小麦,所以他们非常喜欢种植蓼蓝。一般情况下,每户种植1亩左右,多的也有两三亩的。他家曾是当年最大的蓼蓝种植户,最多时达到8亩。老人说,那一年他28岁,就是靠卖靛青的收入买回一头骡子。这一年,也成为他家生活的转折点。

    连世玉老人回忆说,将蓼蓝制成靛青的技术很复杂,需要很多劳动力,非一家一户能为之。为了满足生产需要,农民们就自发组织起来,每10户到20户人家建一个加工池,每到收获季节昼夜奋战,风雨无阻。轮到加工谁家的蓼蓝时,这家主人会把生活调剂到最佳状态,如杀鸡、宰羊、煮糖糕来招待帮工。将蓼蓝加工成靛青是在特制的水池中进行的,技术性很强,往往需要请“池大夫”(技术员一类)来指导。即使这样,人们还不放心,还要在池边挂上肉品祭祀“池神爷”,希望“池神爷”赐给好运。

    连世玉老人说他也说不清楚是从哪一年开始种植蓼蓝的,他听爷爷说爷爷的爷爷就种植蓼蓝,他的技术就是从爷爷和外爷那里学来的。

    逢南村78岁的李云海老人回忆说,因为这里种蓼蓝,产靛青,开染坊,从他记事起,就是一个热闹地方。慕名而来的不仅有山南海北购买靛青的商人,还有上门染布的顾客。那时,哪个村里都有七八个染坊。他本人就是一个掌握全套染布技术的人。它不仅能染浅蓝色、深蓝色和褐蓝色的棉布,还能染各种花布如台布、帘布、被面、遮布、围腰布等。可以制作“二龙戏珠”、“蝴蝶扑瓜”、“松鹤延年”、“七点梅花”、“狮子滚绣球”等多种图案。逢石人除了在本地开染坊外,还外出到山东、山西开染坊。那时开染坊的人被人称为染匠。许多人只要听说染匠是从逢石来的,往往是尊重又信任,马上就会货源滚滚。

    李云海老人还告诉记者,逢石人种植蓼蓝,生产靛青,兴办染坊,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染色布的大量生产,这一兴盛了不知多年多代的产业逐渐成为历史。于是,逢石村户户种蓼蓝、村村开染坊的蓼蓝之乡也就空有其名了。

    原载2003年2月16日《济源日报》

    签个早到,凑个热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