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在线

搜索
查看: 1512|回复: 0

【王屋探源】沁河犹闻战马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2-4 17:51
  • 签到天数: 2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略有小成

    1728

    主题

    1819

    帖子

    1544

    贡献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943

    活跃会员精华达人突出贡献灌水之王管理团队

    发表于 2015-5-15 09: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沁河是黄河下游最大的支流,在济源东北部从太行山中奔腾而出,进入山前平原地区。这里地势开阔,水丰土肥,是先民们理想的居住场所。沁河两岸分布着沁园遗址、留村东、西遗址、沁台遗址、王寨遗址、沁河谷栈道、五龙口水利设施等一大批古文化遗址。

    一、沁园遗址

    沁园遗址位于济源市东北18公里的化村西南,南临沁河。东西长约720米,南北宽约110米,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1978年,经新乡地区文物普查工作队调查,发现有陶瓮、陶钵、红陶、石锤、贝壳等遗物残片,也有秦汉、唐宋时期陶瓷残片。初定为龙山文化遗址。1984年11月,济源县文物普查组发现沁园遗址包含仰韶、龙山、秦汉多个时期遗物,是一处内涵丰富的大型古代文化遗存。1983年2006年6月,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升格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沁园遗址汉时曾为著名皇家园林。东汉时,济源境内设立了三个县:轵县、波县、沁水县。其中沁水县是东汉第二个皇帝汉明帝刘庄的第五女刘致的封地,所以她又被称为沁水公主。东汉永平三年(公元60年),汉明帝为刘致在沁水县沁河北岸兴建了一座园林,史称沁水公主园,简称沁园。由于沁园风景极佳,后世常以沁园代称皇家园林。

    二、留村东、西遗址

    留村东遗址属仰韶文化遗存,位于五龙口镇留村东南,北依太行山,西临沁河,面积约3.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采集到的文化遗物有石斧、石刀、石铲、石凿、灰陶片、白衣陶片等。
    留村西遗址位于留村西沁河滩地,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80米,总面积约3.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采集的陶片以泥质、夹砂红陶为主,器形有盆、鬲、豆、鼎、碗、罐等。石器有刀、镰、球、凿、铲,还发现有鹿角等,属龙山文化晚期遗存。二遗址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沁台遗址

    沁台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存,位于五龙口镇河头村东南沁河边上,是一处高岗地带,故名沁台。据清乾隆二十六《济源县志·古迹》载:沁台为唐宣宗时建的花园,宰相裴休故园,俗称台坡。遗址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3米,地面文化遗存物较丰富,采集到的文化遗物有陶环、豆、鬲、鼎、罐等,纹饰有绳纹、方格纹、篮纹、网纹、附加堆纹等,济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王寨遗址

    王寨遗址位于济源市五龙口镇王寨村南,呈长方形,最高处约2米,南北宽200米,东西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1978年11月经新乡地区文物普查工作队调查,采集到石斧、石镰、石铲、红陶、黑陶、盆、斗、钵、鬲等,定为龙山文化遗址。1984年11月,济源县文物普查组调查,发现有彩陶和鹿角等,遂改为仰韶文化遗址。1983年12月公布为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据有关史料,东汉时济源东北部曾设沁水县,王寨为沁水县城。

    五、沁河谷栈道

    沁河谷栈道亦名太行山沁河谷曹魏军事栈道,位于济源市和山西省阳城县境内的沁河谷右岸,全长约90公里,是三国曹魏时期洛阳通向上党(今山西长治市高平县)的军事栈道。

    济源市境内古栈道南端起自沁河出山口,向西北蜿蜒至紫柏滩,隐现于丛山峻岭和悬崖峭壁之间,长达36公里。根据栈道遗址分布情况可分为六个区:其中马鞍山区,栈道遗迹长223.1米,有壁孔73眼。壁孔西有石龛造像一尊,面目不清,衣着宽袖长袍,疑为栈道营造的最高指挥者司马懿造像;司马懿藏兵洞区有大石洞一座,洞口高80米,宽95米,深170米,为栈道上行者中途寄宿与炊食的邸洞和滩区。栈道 143米,壁孔62眼,分两层,壁孔间距在2.5—3.3米之间,上层栈道壁孔应为桥阁柱孔,呈圆形,直径13厘米,深30厘米;石门区是在两峰间开凿了一条隧道,长5.1米,宽1.75米,凿壁如削。北壁有一方石门铭,刻汉隶: “建元正始五年十月五日,曲阳吴某督将师匠兵徒千余人,通治步行道,作偏桥阁,凿开石门一所”等字样。铭文笔力遒劲,有汉隶遗风。

    沁河谷栈道是三国曹魏齐王曹芳正始五年开凿的洛阳至上党军用粮道工程。铭文记载的开凿石门时间与《三国志.魏书》所载的正始二年司马懿采纳邓艾建议,大积军粮,又通漕运之道,准备用兵吴国的史实相吻合。1983年公布为河南考古重大新发现,是研究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交通等历史的珍贵资料。1986年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六、五龙口水利设施

    五龙口水利设施位于五龙口镇沁河出山口,是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沁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安泽县,流经山西省的安泽、沁源、沁水、阳城、泽州等县,在济源市五龙口镇出山,进入平原,再流经沁阳市、博爱县、温县,至武陟县汇入黄河,全长485公里,流域面积13532平方公里。济源水利史上对沁河水利的开发利用持续千年而不绝,并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济源五龙口水利设施与闻名遐迩的陕西关中平原的郑国渠创建于同一时期,也称秦渠。创建年代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六年(前221-前211年), “枋木为门,以备蓄泄”故名枋口堰。东汉安帝元初二年(115年),朝廷敕令河内郡“修理旧渠,通利水道,以溉公私田畴。”三国魏黄初六年(225年),河南典农司马孚奉诏重修枋口堰,建议将木门改建为石门,奏称:“若天旸旱,增堰进水;若天霖雨,陂泽充溢,则闭枋断水,空渠衍涝,足以成河,云雨由人,经国之谋,暂劳永逸”。得到魏文帝的批准后,司马孚组织工匠,“夹岸累石,结以为门,用代木枋”,并后世所遵循。整个工程先后投入役工四万余人,历时两年。据史料记载,改建后的枋口堰,可灌溉济(源)、沁(阳)等县千顷良田。

    司马孚之后,历代济源地方官都对枋口堰进行过改建和扩建。隋开皇十年(590年),怀州刺史卢贲修建利民渠与温润渠。唐元和六年(811年),沁河枋口引水开渠灌溉,始称广济渠。唐太和七年(833年),河阳节度使温造大规模开浚古枋口堰。元中统二年(1261年),河渠提举王允中、大使杨端仁开广济渠,经济源、河内、河阳、温、武陟村坊四百六十三处,灌溉田地三千余顷。明隆庆二年(1568年),怀庆知府纪诫修浚旧广济渠,又在沁北石梯处开创广惠渠。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河内知县袁应泰与济源知县史纪言相约开创新广济渠与永利渠。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济源知县塗应选与县民李三统创修大小兴利渠。此后至清代,称利丰、广济、永利、大兴利、小兴利五条渠为五龙口。清乾隆四十九年(1700年),济源知县甘国墀始创甘霖渠。当时这一地区被誉为“河朔小江南”。

    1958年,全国大兴水利,旧利丰洞被拆除,将利丰、广济、永利三渠合并改建成一条广利总干渠。广济、永利渠首保存。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现存广利、永利、广济、大兴利、小兴利、甘霖、广惠七条渠首和三公祠、袁公祠等石窟。

    三公祠为清嘉庆八年为纪念明代济源三任知县史纪言、石应嵩、涂应选凿修永利渠有功而开凿的石窟。门额楷书题刻“万代霖雨”,楹联“永开千渠惠泽与广济媲美”,“利赖万顷灌溉合丰稔同功”。室内并列三尊石像,头顶石壁上有题额“石公、史公、涂公”。

    袁公祠系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为纪念水利功臣河内知县袁应泰等人而凿的石窟。门额楷书题刻“禹后一人”石匾,门簪上题刻“山高水长”四字,对联为“洞凿太行引沁水百里咸资润泽,河开广济溉民田万年永赖生成”。室内正面龛内圆雕袁应泰石像一尊,龛前东西并列十六尊石像。

    五龙口水利设施处另保存有碑刻十余通。重要的有《白居易游济源枋口偶题石上》,唐大和五年九月二十六日题石,现存济渎庙。《文彦博再游枋口》,北宋熙宁七年题刻。

    五龙口水利设施初创于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均有重新开凿完善和疏浚,时代脉络清晰,设施设备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1986年11月,五龙口水利设施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