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河南电视台节目录制现场
提起《易经》,人们对它的认识,往往有两个极端:不是晦涩难懂,就是打卦算命。
然而,曾仕强的父亲告诉他“《易经》是讲未来变化道理的”,南怀瑾认为“《易经》是有关一切治世的书,是很平易的一种学问”……
那《易经》讲的究竟是啥?咱济源的青年学者李鹏举读出了自己的味道。从似懂非懂到爱不释手,从潜心研易到寓教于乐,他从一个草根学者成为了易学讲师。4月7日,李鹏举走上河南电视台,为大家解读《易经》密码。
启蒙
不管在哪里,行李中总有读了又读的《易经》
“提起《易经》,我首先要纠正一个错误的观念。”采访伊始,李鹏举就向济源晨报记者强调道,“《易经》是凝聚着中国古圣先贤古老智慧的一本书,如果单纯地认为它是一本卜卦算命的书,运用易学是一种封建迷信活动,这显然是一种偏见。”
李鹏举的《易经》情结缘自于家学。他出生在王屋深山区,自然没有机会过多接触山外的世界。但游戏山间时,他常常琢磨枝叶之变、虫子出没这些自然现象。同时,他发现族兄李士超常常津津有味地阅读一本书,可谓卷不离手,四季如此往复。
幼时的他十分疑惑,这是一本什么书,真的这么有趣?当他得知这本书叫《易经》时,心里更是一片茫然:村里常来算命的,皆自诩易学高人,难道这本书就是讲授算命的?
族兄洞察到弟弟的心理,便拿起《易经》给他讲述了很多做人处事的道理,后来《易经》成为李鹏举的课余读物。但对十多岁的孩子来讲,这仿佛是一部天书,他常常被弄得云里雾里。
后来,李鹏举考取了师范学校,走出了大山。行李卷里,依然有这本读了又读的《易经》。直到后来参加工作,李鹏举只要有时间,就会搜集各类著作资料,他还想方设法与作者联系,解难释惑。
为了验证自己的心得,李鹏举几乎跑遍大江南北,多次到北京、西安等地考证。他还利用节假日,参加北大、清华、北师大等高校举办的国学研修。一次偶然的机会,李鹏举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作者与自己的心得颇为相似,他就趁着周末,只身飞往哈尔滨拜师求教。
自修 国学的终极目的是让你豁然开朗
李鹏举告诉济源晨报记者,《易经》和其他国学经典一样,是实践学,是经验学,是智者先贤们总结出来的极其厚重能包罗万象的社会学。
李鹏举说,世人眼中《易经》的迷信色彩,其实只是少数人利用这一国学经典,来粉饰自己而已。其实,《易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很多时候,《易经》还能改变公众的很多错误认识,剔除传统糟粕。
例如,民间流传“十羊九不全”的说法,羊年不能结婚,不能生子。依照易理,之所以产生这一说法,是因为羊的全身都是宝,可利用的价值很高,却无法逃脱宰杀的厄运,其实和人的生活没有半毛钱关系。
再例如,“七不出八不归”,本意是对人的告诫和约束,讲的是出门之前要办好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归家时做好“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最终演绎成不出门、不归家,完全是一种误读和误解。
李鹏举利用易学,向济源晨报记者详细解释了民间俗语的缘由、流传、演变轨迹,生动展示了易理与生活、与时空,乃至与经济发展的联系。
在他看来,很多理论看似复杂、抽象,但如果用易学解读,在变化中寻找规律,就容易看到本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传播 研究易学的社会责任是破除误解
在采访中,李鹏举不止一次地感慨,易学是古人社会实践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很多人仍将其误解为江湖伎俩,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为此,在很多场合,只要有人提起运程及预测,他总要客观地解说一番。作为研读《易经》的超级发烧友,他试图利用一切机会来消除误解,并觉得这是一种社会责任。
于是,他不断走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培训机构,讲述《易学与智慧人生》《易学与企商管理》等,和更多的人分享易经智慧。
济源晨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李鹏举经常接受亲朋好友的咨询,涉及投资、置业、居家等方面。他总是说:“什么是吉,什么是凶?顺应自然规律的就吉,违背自然规律的就凶。”
不久前,一位朋友忧心忡忡地来找他寻求帮助,称这两年资金运作困难,生意不好,有人告诉他可能因“自家祖坟风水出了问题”。而李鹏举则引导他跳出迷信的怪圈,认清当前经济形势,把握市场规律,开源节流,诚信经营,只有这样才会改变所谓的运程,和祖坟风水无半点关系。
延伸 走进河南电视台,为公众解读易经
你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吗?现代人该如何利用老祖宗的智慧来趋吉避凶呢?想必你会感到好奇。
4月7日,李鹏举应邀走上河南电视台《传承》栏目讲述传统文化。
据《传承》栏目组预告,节目分为13个主题,涵盖了《易经》与生活的多个方面。节目每周一至周五18时15分首播,每晚23时、次日1时6分、13时45分、16时10分重播。让我们跟随李鹏举一起走进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传承》栏目,解读易经与生活,揭开《易经》神秘的面纱。
|